截止2018年初国内有23个省市都发现了膨润土矿,哪怕是在偏远的山区我们也找到了膨润土存在的迹象。我们按照百分数来统计矿区的储量——膨润土矿储量最多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,占全国总地质储量的26.2%,第二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,占全国的9.8%,江苏省占7%,山东省占6.8,河北省占6%,河南占5%。主要膨润土矿区有吉林省的公主岭、九台,河北省的宣化、隆化,辽宁省的黑山、建平,内蒙古的乌拉 的佘杭,山东省的潍县,河南省的信阳,甘肃省的金昌,新疆的托克逊、夏子街。
总体上,我国的膨润土产区共有五个主要矿带和四个主要产区。第一矿带:由东北黑龙江的宾县呼兰起经吉林省的德惠、九台、双阳、梨树到法库、彰武经阜新、黑山、北票、义县、朝阳、锦西再经建平、凌源进入华北,然 过山西、陕西延伸到四川。 第二矿带:由山东省的青岛、胶县、潍坊、淄博、玉连,经河南省商丘、信阳,延伸到湖北省的襄阳、鄂州。 第三矿带:由浙江省的杭州、余杭、萧山、临安,经福建省的连城到达广东省的高州。第四矿带:申新疆的夏子街、托克逊,到达甘肃省的嘉峪关、永昌。第五矿带:在西藏地区。四个主要膨润土矿产区是:东北地区、山东地区、杭州地区和四川地区。由此可见,我国膨润土资源真可谓是十分丰富。
43个矿床统计,平均蒙脱石含量为63%,明显高于规范所要求的平均工业品位(大于或等于50%)。其中四川的膨润土矿4个矿床平均品位为88%。特大型矿床以广西宁明县宁明矿床较高,达62.67%,中型以广西田东县田东矿床较高,达72.5%。而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乌兰林格-日月雷矿为品位较低的特大型矿床,蒙脱石含量仅为48%。
据中凯公司统计,大型、中型矿床共计43个,占全部矿床数50%,而其保有储量则占绝大部分,表明矿床规模之大。与膨润土伴生的矿产以高岭石和伊利石较为普遍,有的矿床与凹凸棒石共生,如盱胎县雍山凹凸棒石粘土矿区。东北一些膨润土矿则与沸石共生,如黑龙江的勃利县团山及海林县的沸石-膨润土矿床,吉林省的九台市羊草沟和银矿山膨润土-沸石矿床等。华东一带有与残留母岩-珍珠岩伴生矿床,如江苏丹徒县垂山和安徽省宣州市水东的珍珠岩矿床。中国膨润土矿床多位于丘陵区,埋藏较浅,覆盖层厚度一般1~15m,适于露天开采,少数矿可用地下开采。